当前位置:首页 > 综合 > 光影华章:浙江丽水擘画“城影共舞”蓝图

光影华章:浙江丽水擘画“城影共舞”蓝图

2025-11-14 18:05:05 [时尚] 来源:江苏天煌照明集团有限公司

  中新网丽水11月6日电(邵燕飞 周健)于浙西南的城影共舞灵山秀水间,一场光与城的光影共舞正迈向高潮。

  浙江丽水将自身打造成一座没有围墙的华章天然影棚,吸引世界目光;而摄影,浙江如同一支神奇的丽水蓝图画笔,勾勒出资源变现与价值重塑的擘画路径,绘就一幅“城市滋养艺术,城影共舞艺术赋能城市”的光影和谐画卷,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华章地方实践提供了鲜活注脚。

  多元镜头叙事:重塑丽水之美的浙江传播密码

  层峦叠嶂的山脉、蜿蜒清澈的丽水蓝图溪流……在丽水,自然不仅是擘画风景,更是城影共舞被镜头反复书写的生命诗篇。从专业摄影师的光影精心构图,到全民参与的华章随手记录,多元的视觉叙事正唤醒这片土地的美学基因。

  千年云和梯田的“破圈”之路,正是影像力量的印证。自郑建文的摄影作品《云海梯田伴日升》将这片农耕奇观推向公众视野,梯田便实现了从摄影圣地到旅游热土的蜕变。如今,不断升级的设施与持续涌现的新业态,让这位本土摄影家感叹道,“影像让梯田走出了专业摄影圈,成为所有人心中的‘诗和远方’。”

2025年10月4日,浙江丽水云和县,云和梯田上空霞光满天。 郑建文 摄

  类似的故事在丽水不断续写:《仙境》中的缙云仙都,以水墨意境成就年接待超百万游客的5A级景区;《河流之上》的瓯江帆影,让古堰画乡成为世界瞩目的文旅地标。摄影家是美的发现者,影像是价值的传递者。每一次快门的按下,都是对城市品牌的深度塑造。

  当传播进入全民时代,镜头语言展现出更蓬勃的生命力。四都摇曳的芦苇荡、松庄古朴的石拱桥、杨家堂参天的古樟树,这些曾经“养在深闺”的秘境,通过无数网友的自发记录,在社交平台完成了一场场惊艳的“视觉出圈”。图像流量不再是抽象数据,而是切实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动能,印证着“以影兴城”的时代价值。

  人文影像:唤醒乡土深处的灵魂

  在丽水,如果说山水构筑了光影艺术的形骸,那么绵延千年的人文脉络,便是其真正跳动的灵魂。当摄影的镜头穿透自然表象,凝视这片土地上的非遗技艺与民俗风情,便催生出直抵人心的艺术力量,并为乡村注入了崭新的生命力。

  一张名为《出山》的照片,便是这种力量的早期见证。摄影家吴品禾在松阳县捕捉下村民挑着高山萝卜迎向晨光的瞬间,这幅荣获国际奖项的作品,其价值远不止于美学层面。

  “正是画面中浓郁的农耕文化,让这张照片成功‘出圈’。”松阳县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毛进军回忆道,“它让外界看到了萝卜背后的‘生态价值’,萝卜单价从每斤两毛跃升至五毛——这在20年前,让我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影像对经济的直接拉动。”

摄影胜地。(资料图)  丽水市委宣传部 供图

  影像的力量,同样在陈家铺村凸显。当地家家户户晒场上四季轮转的劳作场景,构成了最鲜活的人文风景,吸引着无数摄影爱好者。随之而来的,是游客的涌入、青年的回归,是西餐厅、书店、茶社等新业态的萌发,让古村落在传统的底色上,焕发出新气象。

  据悉,在即将到来的2025丽水摄影节,当地将通过“文艺踩街+固定点位表演”的形式,集中展示丽水丰厚的非遗家底。届时,全球摄影家的镜头将再次聚焦,用快门为传统文化注入蓬勃的现代生命力,续写“以影兴文”的崭新篇章。

  “人”的热爱:民生底色厚植影像产业根基

  摄影与城市的双向奔赴,归根结底源自“人”的参与与认同。在丽水,摄影不仅点亮了民众的生活美学,更以可触可感的幸福感,反哺这片土地上的影像事业。

2024丽水摄影节,小朋友们参观摄影展。 丽水摄影博物馆 供图

  “七条小巷”在地艺术项目,已成为丽水摄影发展历程中一页深具温度的篇章。多年来,策展人傅拥军与团队深入文昌路、刘祠堂背等老城街巷,将居民的日常点滴转化为富有情感张力的视觉叙事,书写出一部流淌着烟火气与人情味的“小巷史诗”。

  丽水摄影博物馆馆长傅为新指出,“摄影为这些渐行渐远的生活空间,建立起兼具文献严谨性与情感温度的视觉档案。”如今,不少居民主动寻访摄影师,希望重拾当年的影像记忆——一幅照片,不仅定格往昔,更传递出跨越时光的暖意。

  丽水人对影像的热爱与重视,为影像产业提供了肥沃的发展土壤。从照相馆、摄影旅拍到专业器材销售,多元业态在此蓬勃生长。“影像承载记忆,每逢佳节或重要时刻,来照相馆记录生活,已成为许多丽水人的仪式感。这里的摄影市场潜力巨大。”后像摄影工作室主理人甘国军如是说。

  历届摄影节亦成为产业联动的重要平台。摄影器材展、影像版权交易、产业论坛等系列活动,精准连接起设备供应商、影像机构、收藏家与创作者,形成“以节促产、以产兴节”的良性循环。这一模式不仅强化了“丽水摄影”的品牌影响力,更带动了从器材输出到策展服务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。

  今年5月,随着《“剧游浙江”行动计划(2025—2027)》的发布,丽水积极把握机遇,推动从外景供给向全链服务转型升级,着力打造古堰画乡、缙云仙都、云和梯田等高辨识度拍摄基地,让灵山秀水化身为“永不落幕的天然影棚”。

  丽水以山水人文涵养摄影艺术,摄影则以影像之力赋能城市发展。未来,随着创作生态的持续优化与产业融合的不断深化,这场光影与城市的精彩对话,必将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。(完)

(责任编辑:探索)

推荐文章
  • 西藏山南在安徽推介文旅

    西藏山南在安徽推介文旅 中新网合肥11月6日电 (付敏)以“藏源山南 皖美相遇”为主题的2025年山南文化和旅游(安徽)路演推介活动6日在合肥举行。11月6日,推介现场展示的藏香。付敏 摄山南市,古称“雅砻”,被誉为“藏民族 ...[详细]
  • 哪天放假、怎么调休?2026年放假日历来了

    哪天放假、怎么调休?2026年放假日历来了 11月4日,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6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发布。根据通知,元旦将在1月1日至3日放假调休,共3天;春节将在2月15日至23日放假调休,共9天;劳动节将在5月1日至5日放假调休,共5天。 ...[详细]
  • 泰国王太后诗丽吉去世享年93岁 曾梦想成为钢琴家

    泰国王太后诗丽吉去世享年93岁 曾梦想成为钢琴家 中新网10月25日电 据美国《纽约时报》、路透社等多家媒体报道,泰国王室发布公告说,泰国王太后诗丽吉于10月24日晚逝世,享年93岁。公告说,诗丽吉王太后自2019年9月起持续住院接受治疗。10月17 ...[详细]
  • 风浪致渔船倾覆 中国海警局南海分局紧急救4人

    风浪致渔船倾覆 中国海警局南海分局紧急救4人 中新网北京11月2日电 (姜懿 周克和 甘焱 阮煜琳)中国海警局南海分局2日消息,11月1日,海口市美兰区5名渔民出海捕鱼遇风浪倾覆,中国海警局南海分局接警后指派海南海警局火速救援,4人成功脱险。当日 ...[详细]
  •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今天开幕

  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今天开幕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今天(7日)上午在浙江乌镇开幕。今年峰会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10周年,在集中呈现全球互联网领域最新发展成果的同时,还将开展一系列新议题和新活动。本届乌镇峰 ...[详细]
  • 访森林里的女“医生”:与花蝶共舞 和森林做伴

    访森林里的女“医生”:与花蝶共舞 和森林做伴 中新网内蒙古大兴安岭11月4日电 题:访森林里的女“医生”:与花蝶共舞 和森林做伴中新网记者 张玮秋末,内蒙古大兴安岭已被白雪覆盖,防火季还有10天就结束了,赵建新和同事们裹着厚羽绒服穿梭在林间,她们 ...[详细]
  • 东西问丨何宏:从臭鳜鱼到鲱鱼罐头,世界美食为何 “臭”味相投?

    东西问丨何宏:从臭鳜鱼到鲱鱼罐头,世界美食为何 “臭”味相投? 中新社合肥11月5日电 题:从臭鳜鱼到鲱鱼罐头,世界美食为何“臭”味相投?——专访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厨艺学院教授、饮食文化与烹饪营养领域专家何宏中新社记者 赵强臭鳜鱼、纳豆、鳐鱼酱、蓝纹奶酪、鲱鱼罐头… ...[详细]
  • 专家、学者齐聚汕头共探闽方言保护与传承

    专家、学者齐聚汕头共探闽方言保护与传承 中新网汕头11月2日电(记者 李怡青)由汕头大学潮汕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“第17届闽方言学术研讨会”10月31日至11月3日在汕头大学举行。会议聚焦闽方言本体(语音、词汇、语法)、闽方言文献、闽方言保护 ...[详细]
  • 我国科研团队在MLCC辐射效应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

    我国科研团队在MLCC辐射效应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新网成都11月6日电 (记者 刘忠俊)记者11月6日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获悉,该院联合微系统太赫兹研究中心牵头,携手四川大学、西安交通大学,在多层陶瓷电容器(MLCC)的辐射效应研究领 ...[详细]
  • 三亚两名游客出海遇险成功获救

    三亚两名游客出海遇险成功获救 中新网三亚11月5日电 (刘芹 刘向)三亚海上搜救分中心5日通报,11月4日晚,两名游客在三亚海棠湾出海遇险,经过紧急救助成功脱险。据介绍,4日18时30分,三亚海上搜救分中心接遇险人员来电求救,两名 ...[详细]
热点阅读